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有效地處理廢棄口罩,防止病毒二次傳播,山西省在城區的重點檢測區域和人員密集的小區都投放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方便市民投放。
德瀾仕智能口罩垃圾桶
最近幾天,不少小區門口都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黃色容器——廢棄口罩專用桶,這是當地城鄉環境衛生服務部門為小區居民特意放置的,為方便市民識別,垃圾桶上還貼上了口罩投遞口的文字標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環衛中心在全區一共設置了幾十個廢棄口罩的投放點,其中包括出入城鎮的檢測點和人口居住密度比較大的小區。
廢棄口罩垃圾回收箱
為了保證這些垃圾桶做到專桶專用,環衛督查人員會經常前往各小區進行檢查,并指導市民或者小區物業規范使用廢棄口罩專用桶。環衛中心每天都會定時派專人將廢棄的口罩及時清理,并對廢棄口罩專用桶進行消毒處理。日常處理的過程都是專車、專人、專業化的處理,工作人員經過上崗前的培訓,包括如何防護、如何消殺,廢棄口罩經過無害化處理以后,在指定的垃圾場進行填埋處理。
“四步法”處理廢棄口罩
目前對于普通人日常使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可以直接丟入“其他垃圾”桶,但這些口罩不能排除有沾上病菌的可能。
為了確保安全收運處理,主要采用以下四個方面來避免病毒傳染的可能:
首先是加強收集點的管理,在人群密集場所的原有垃圾分類投放點增設專門的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廢棄的口罩;
其次加強運輸管理,合理安排廢棄口罩運收路線,盡量避開人流密集的區域,縮短交接的時間,防止產生二次污染;
再次,及時清運消殺,嚴格按照清潔運輸的要求,對生活垃圾要及時進行清運,要日產日清;
最后,規范分類處置,醫療機構收集到的廢棄口罩按照醫療廢物管理,由專業的機構進行集中處置,嚴禁醫療廢物混入垃圾收運系統,其他區域收集的廢棄口罩按照其他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